6686 SPORTS松涛绿浪画中行 广附70华诞 · 寻根庐山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11-23 17:51:54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6686 SPORTS松涛绿浪画中行 广附70华诞 · 寻根庐山流年似水,那滴在河流里的日子,总是渐褪色彩、无声逝去;可有些记忆却深印脑海,反因思念的发酵,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醇厚,弥足珍贵……

  1950年冬,抗美援朝战争愈加激烈,为了保护学生免遭飞机在武汉的轰炸破坏,中南军区决定将我校迁离武汉,去往相对安全的庐山牯岭。

  这是我校的第四次迁址。虽然我校自成立以来便一直随军行动,对流动性搬迁也早就习以为常。可这次迁址还是异常艰巨:一是人员物资是以前的数倍、数十倍;二是路途艰险、过程曲折。老师和学生们得先从汉口坐轮船到九江,然后换乘汽车到庐山脚下的莲花洞,再从莲花洞徒步行走18里长的险峻山路(又名“好汉坡”),最后才到学校的所在地——牯岭镇6686体育

  新中国诞生后,政府退守,许多达官显贵及外国殖民势力的办公、私人住所均被闲弃。经中南军区批准(那时江西省归中南军区管辖),原中央党校的几栋楼房,即庐山大厦(原庐山军官训练团旧址)、庐山图书馆(现庐山博物馆)6686体育、庐山大礼堂(原庐山会议旧址)拨给了我校使用。此外,河东的几处别墅(含朱德旧居和胡志明别墅,现解放军庐山疗养院的几栋房舍)也作为我校总务处、卫生所和幼儿园等部门使用。

  母校旧址鸟瞰,近处为美国学校、前面是庐山大厦、右边是校部(现庐山抗战博物馆)、右边露出房顶的是庐山人民剧院▲

  不久,庐山美国学校(现改为颐元宾馆)的外国师生也撤离了中国,于是这里便作为我校高年级学生的宿舍和教室。庐山时期,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担任我校校长,王长德校长也是我校继林月琴、余慎后的第三任校长。

  当时,前线的抗美援朝战争十分激烈,为了培养我校这些红色后代的意识,学校特意请归国的志愿军英雄给学生讲述他们在朝鲜的故事。内心受到震撼的孩子们,踊跃地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,希望能给志愿军叔叔买更多的飞机与大炮。

  (注:牢记历史,是为未来更好的发展!在学校70华诞之际,校庆筹委会工作人员通过翻阅史书典籍、实地考察走访等多种方式对校史进行了严谨细致的梳理。通过走访核实,工作人员发现学校早期的发展有不少同宗同源的兄弟学校,红色根系相当深厚。中南军区第二干部子弟小学即是广附的前身,此文所述的母校庐山后期发展校史,实际是我校一母同胞的兄弟学校——中南军区第一干部子弟小学当时的情况。详见下图)

  1950年12月,在汉口学校迁往庐山,随着四野部队南下,成立了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,后中南军区领导机关迁往广州,1953年9月更名为中南军区第二干部子弟小学(简称“二小”),后来学校多次更名易址,直至2000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。

  1953年4月,庐山师生迁回武汉东湖新校区,学校更名为中南军区第一干部子弟小学(简称“一小”),1955年更名为武汉军区八一小学,1960年该校增设初中部改名为“武汉八一子女学校”,1970年该校撤销。

  在庐山的近三年时光,虽不算长,却为众多校友留下了一生魂牵梦绕的美好印象。这里,有着如诗画般的瑰丽之景:巍峨耸峙的连绵山峦、雾漫青松的云海奇观、飞流直下的银泉瀑布以及险峻奇崛的深涧幽谷;这里还有着近千栋极具异域特色的别墅;这里更珍藏着自由惬意、随心随情的无邪时光。

  伴着山间清爽的凉风,我们来到了第一站——庐山大厦。这是庐山的地标性建筑之一,依山而建,是一座前四后六层的建筑。随坡而上的阶梯,宽阔而峻拔,透着大厦的威严与不凡气度。

  三十年代,这里曾是庐山军官训练团驻地,我校上庐山后,这里便作为我校一至四年级学生的宿舍和教室。梁宁宁校友告诉我们,刚上山时,庐山还常有野兽出没,夜间还有潜伏的特务不时地往天上打信号弹。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,中南军区专门派了一个加强连负责学校的警卫。

  2013年,经庐山管理局同意,我校在庐山学习过的校友以“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校友联谊会”的名义在庐山大厦悬挂了“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旧址”的纪念铜牌。

  庐山大厦的负责人黄志为了欢迎我校的到来,特意让大厦工作人员在电子显示屏上打出“热烈欢迎广大附中校友寻访母校旧址”的字样。

  邓云洲校长向黄志介绍了我校的国防班培养模式,除了平时的军事训练,每年我校还会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。邓校长说,庐山,既是我党的红色圣地,也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站。

  随后,邓校长向庐山大厦赠送交流旗与纪念品。邓校长希望能加强双方的联系,使庐山大厦成为我校进行教育、校史教育的重要资源,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爱党、爱国、爱校意识。

  《庐山现代教育史稿》一书曾梳理了庐山的教育发展史,其中有专门篇章对我校庐山时期的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做了介绍。校庆筹备委员会一行探访庐山期间,该书作者之一、李朝勇先生(左)应邀前来,向我们介绍了母校在庐山时期的诸多史实。▲

  抗日战争爆发后,这里经常召开高级军事会议,国共两党也曾在此会谈。我校到庐山后,这里是我们的校部办公室,如今成为“庐山抗战博物馆”。2013年,原中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的部分校友,在这里举行了庐山母校旧址挂牌仪式。

  庐山大礼堂也是我党重要的旧址。解放后6686体育,我党曾先后在这里召开了三次重要的会议——1959年的八届八中全会、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。如今这里是“中国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会址”,二楼的坐席、标签均按照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的原样摆设。

  在庐山东谷的别墅区内,有一座掩映在绿荫深处的美国学校。在我校迁到庐山后不久,美国学校的外国师生便撤走了。于是这里便成为我校五、六年级的宿舍和教室,学生就在教学楼前的八字形台阶前做课间操,如今这里已被改造为一家宾馆。

  梁宁宁、程宝飞校友回忆道,刚搬进美国学校时,这里还有一些美国师生遗留下的生物标本、各种书籍、舰船模型,以及一些雪撬,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  消逝的是时光,历久而弥新的是记忆深处的难舍与牵挂。对于那些曾在庐山学习、居住过的老校友来说,重回庐山,不只是对故地的重温,也是对那段为岁月所尘封的旧梦的重温。

  “工作以后,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,见过了许多名山大川,但由于我们在庐山少年时代的那段难忘经历,所以我最喜欢、最热爱的当然还是庐山。”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