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86 SPORTS联创文旅丨3万启动资金一个家庭农场的2018年度账单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4-15 06:13:10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6686 SPORTS联创文旅丨3万启动资金一个家庭农场的2018年度账单亮亮农场就在成都郊区的金堂县福兴镇牛角村,是一个小型家庭农场。30多亩土地,采用环境友善的耕作方式,主要种植小黄姜、辣椒等作物。家里平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一共九口人:父亲、母亲、大伯、小伯、弟弟、弟妹、侄子、侄女,再加上我,加上二叔家一个的线个人,从参与农场日常工作的角度,算有六位全职人员。

  从2013年回家算起,今年是我和全家经营亮亮农场的第六个年头,每年的收入减去生产、销售的成本,以及平均5万左右的各种硬件设施投入,剩下的“盈余”,就是农场人员的劳动收入,差不多每人每月2000元。

  具体到2017年,亮亮农场总收入307681元,总支出190076元,盈余117605元。农场30万总收入中,87.6%来自农产品销售,12.4%来自农场接待6686 SPORTS、讲课费等非农产品收入。

  农场19万总支出中,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为67854.3元,占35.7%,包括地租、农资、短期请工、加工材料、农机翻地收割、电费、活动材料等费用。管理费用支出39841.2元,占21%,包括差旅费、日常办公费、培训学习(5536元)、人员保险、对外捐赠(3420元)等。固定资产支出45712元,占24%。快递相关支出36668.5元,占19.3%。

  作为一个小家庭农场,没有多少可直接投入的现金。2013年回家的时候,亮亮拿出前些年工作攒下的3万多元,作为农场的启动资金。这就决定了农场的基建不可能一次性建成,而是逐年投入,今年建设一点,明年建设一点。这样,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至于太集中,不耽误农场的正常生产,也不占用过多资金,资源的调配尽量处于家庭可控的区间内。

  说白了,就是没钱。没那么多资金投入,请不起人,也添置不了什么设备,就得用自身劳动力代替资本投入。虽然一家人辛苦点,但是每年逐渐完善的过程,也让我们看到了农场和自己的成长。

  2013年打水井、买割草机、建鸡舍、牵网线、买三轮车、买电子秤、备置封口机、买做豆瓣酱的坛子等。后面几年陆续建地窖、盖猪舍、建沼气池、盖亭子、修路、修旱厕、买打印机投影仪、买烘干机、货架等。2017年则建了蓄水池、牵了动力电、买了微耕机、完善农场接待设施。家庭农场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机械配套。两年前买了开沟机,弟弟唐进每年起沟就轻松多了。

  说了农场建设,再谈谈生产规模和销售。返乡前,也观察过其他农场,发现不少求大求全的,在面临销售不旺的时候,会出现明显的资金问题。所以他们会注意控制生产规模,不盲目扩产。第一年没有种植多大的面积,先是小面积的做生态种植的尝试,感觉差不多了,再逐渐增加生态种植面积,让生产量与市场消化量相互匹配,的地块就养着,要么种绿肥(紫云英、三叶草、勺子草、菊苣、豌豆、蚕豆、油菜、小麦等)、或者休耕。30亩地,多样化生产,每年能有30万收入

  用时髦的话来说,这叫订单式生产:知道谁会买我的东西,会买多少量,我就大致按照这个量去做生产规划。而不是一下子生产很多量,然后再来找市场找渠道啥的。所以这么多年来,农场基本没有什么产品积压,偶尔一些小的波动,都是在可缓冲的范围内,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风险。

  经常有人出于好意对亮亮说:扩大规模,开连锁农场,争取外部投资,获得规模效益,等等,认为这样才算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。但亮亮对开多少连锁农场,占领多少市场份额没有什么兴趣,甚至要赚多少多少钱也没什么兴趣。这既是出于他自己对农业的认知(整体而言,农业不太可能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),也是因为他不想让一个小家庭农场变得太复杂。

  唐亮是成都生活市集的积极参与者。在市集上,他和本地的消费者建立了更多连接,也打开了四川省外的销路。成都生活市集上有十多户像唐亮这样的生态小农。

  虽然对农场做大做强没什么兴趣,但亮亮对怎么让农场更美更好更有生机比较有兴趣。对怎么让家庭和睦,怎么让人幸福生活,怎么让人对这个世界友好相待6686 SPORTS,也有兴趣。

  家庭农场是家庭和农场的合一,支撑农场的是一个家庭,表面上是在经营一个农场,背后更多是在经营一个家庭。

  这之前,父亲在成都一个小厂子里上班,母亲在乡镇上经营一个小茶馆,大伯常年在家得过且过地待着,小伯在外漂泊,兄弟弟妹在广东的一个厂子里打工,还带着刚出生不久的侄子浩浩。家人四散在各个地方,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。亮亮回家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生态农业,把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一家人重新凝聚起来6686 SPORTS

  经过这几年的积淀,虽然经历了各种不理解、各种曲折,但这个愿望却真的逐步实现了:现在全家人都在家工作,在家生活。以农场为载体,全家人重新聚起来了!

  亮亮农场花了五年时间,基本完成了农场所需的各种基础建设,或者说是物质文明建设。现在,我们在继续优化升级硬件的同时,会逐渐偏向农场和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,也就是增加家庭成员的生活幸福感,同时探索未来的可持续生活,而不是追逐更多的物质财富。我们的目标很简单:既幸福地生活着,也照顾着这片土地,让这里的人和这里的生态环境相依相存,可持续地生活。

  经常有人问亮亮:2000元的月收入,你们够吗?你们是怎么生活的呢?确实,相对于我曾经的收入,相对于四川省5000多元的社会平均薪资水平,他们的现金收入确实是比较低。相对于北上广,这个收入就更低了。其实,赚钱是用来花的,那么,我们来看看家里的一些日常支出吧。

  首先看吃。因为就在家里,有土地,大部分的食材可以自给自足,只需要自己付出一些劳动,地里就可以长出各种各样的食材来,而且还是上好的食材。这点跟在城里几乎什么吃的都要花钱去买很不一样。也有些食材是家里没种,或者种不了的,只有想尝个鲜吃点特别的,才会采购一些。

  其次看住。除了建房子花钱,这个部分就没什么开支了。而且自家盖房子的成本,大概只有成都市区买房子的10%,而且还是“独栋别墅”。虽然似乎没有什么升值的空间,但对于满足自身居住的刚需,这栋别墅完全可以了。

  医疗,教育,养老等福利需求,当地也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小孩直接当地念书,平时有个小意外生病啥的直接当地就医即可。乡镇地区这些方面的软硬件条件,整体水平可能比大城市逊色一些,但基本功能还是具备的。至于城乡平衡发展,这个有待于政府部门关于社会公共品资源分配的再平衡,希望这个差距会逐渐缩小。

  再加上一家人在一起,方便补充家庭教育,也能在家养老,生活在乡村,良好的心态、食材、以及生活环境,可以把这一块的风险和成本降低。

  出行,大部分时间就在乡村,这是一个天然的大公园。平时出去参加一些活动,包括一些培训学习,就当出门旅游了。

  这样一算,人均月收入2000元,虽然不高,可能全家人的收入还抵不上城里一个人的工资,但一家人在家工作、在家生活,相对支出也不大,消费上也没有城里的一些虚荣和泡沫。

  这样全家一起在乡村的田园生活方式,也是我个人所喜欢的。生活方式的满足,很难用金钱收入来衡量。

  一家人的收入,够盖个房子,负担孩子教育、父母养老、普通的医疗支出和日常开销,也能出门转一转,再给农场追加一些硬件设施,估计也就差不多了。

  这样的家庭农场,谈不上赚大钱,但也足够承载一个稳定的乡村家庭。但如果说发财赚大钱,那就还是省省心吧。要想发财,就肯定不会是这么一个小家庭农场的状态了。

  唐亮家特别,有人提议吃火锅,全票通过!然后就开始分工,食中午的火锅材料超级丰富:三种萝卜(胡萝卜、白萝卜、水萝卜)、豌豆苗、大白菜、土豆、生菜、乌塌菜煮了满满一锅。摄影:食通君

  亮亮家目前的这个收入,基本能让全家人不担心衣食住行,只要不出现什么特别的意外情况,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有安全感的小康生活了。生活幸福感跟收入多少不是完全正相关的,收入不多也是可以幸福生活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看到的、感受到的是一种亮亮一家希望。希望是可以给人力量的,我们也相信农场会更好,他们的生活也会更好。

  这是一个关于“小农”的创业故事,可能比起动辄投资百万千万,甚至上亿的大资本相比,唐亮的农场更“接地气”,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企及的高度。亮亮农场建立至今,营业额稳定在12万左右,这是他们一家人的收入,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并不富足,但这样一个农场已然成为连接起家人情感的纽带,让孩子不再做留守儿童,一家人相亲相爱,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与蔬菜,这样的画面,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呢?

  @遨:这是回归理性的案例。没有高调的创业、没有政府倡导的扶贫,以家养家,典型的家庭农场,定位准确,首先经营好家庭,才能经营好农场。

  @张赫赫-蚊子子:再回归再平衡,我们寻找的是一种人生幸福视野下的美好生活,而不是现代经济视野下的一种成功。通过文章,希望有更多人像亮亮在大浮世寻得小宁静。

  亮亮回复:平均一亩一万的毛收入,然后扣除地租、农资农具、包装快递、人工等各种成本。20多万的农产品收入,主要集中在小黄姜和辣椒,零散有一些花生、胡萝卜、土豆这些。每年有出售两三头年猪,不多。每种的具体构成没有详细统计过,太细了不太好统计,收入主要是来自小黄姜和辣椒哈。

  亮亮回复:我们家就在这,就是在自家宅基地上盖的房子。有一些小伙伴是跟农民个人协商租宅基地,也有的村子有试点出售宅基地(40年使用权来着)。

  土地分基本农田、一般农田等不同的类别。经营农业有的会配套农业生产设施用地,建设用地指标,这个需要专门申请。

  联创文旅一直以来坚持和致力于“旅游+”产业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操作,曾参与30余个文旅特色小镇、农旅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策划,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极具创新性及落地性的优质服务,致力于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文旅产业,构建全新产业生态,并为相关企业政府单位提供以下服务内容:

搜索